close

寫於二零零八年四月七日,文學功課。


 


《彷徨》魯迅


 


魯迅是民國初年的文學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以白話文寫作小說的第一人。他的短篇小說作品結集成《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這次,我選讀了他的《彷徨》。


 


《彷徨》收錄了魯迅從1924年至1925年所創作的短篇小說共十一篇。據他在《集外集.題〈彷徨〉》中所言,書名叫「彷徨」是他有鑑於當時新文化陣營分化,知識份子「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產生了「荷戟獨彷徨」之感而命名。


 


因此,「知識份子」是《彷徨》裡面很重要的元素,也一直是魯迅主要的寫作對象。書中有多篇小說描寫不同的知識份子的形象:《在酒樓上》和《孤獨者》寫辛亥革命後的知識份子,呂緯甫的今非昔比和魏連殳的自我隔離展示了這個時代下的知識份子的彷徨、顛簸及沒落。以呂緯甫為例,從前他年少輕狂,現今的他卻被時代消磨盡個性,他不再堅信從前所堅信的,他會為了讓年老的母親安心一點、快樂一點而說謊,訛稱辦妥了遷葬和贈絨花之事;尤其是遷葬的事,曾經他跟「我」跑到城隍廟拔下神像的鬍子、大膽地冒犯神像,如今竟願意做這件以前的他絕對不會做的迂腐之事。曾經他也跟「我」討論中國革命的問題以至於大打出手,如今竟教起「子曰詩云」的孔孟經典,消失了從前熱熾的拯救同胞的大志,竟麻木地說學生的老子既不願意他教算術,那就算了,反正是別人的事。最後他聽憑「我」付了酒錢,沒半點謙讓的意思,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沒落的形象。


 


《傷逝》則寫涓生和子君的悲劇愛情,由此反映出五四時代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們二人不顧一切地撇下熟悉的生活圈子、私奔到陌生的環境,勇敢的衝出封建樊籬,打算重新過活,以為有愛情就甚麼都夠了,然而卻最終逃不掉生活的羅網,困於每日繁重的家務雜事,涓生竟致於逃避回家,最後分手;子君也在回到父家後不久死了,想也知道是受不著四周所有人的指指點點和冷言冷語、抑鬱而死的。而五四時代中的知識分子,正像他們二人,無力完全擺脫封建的枷鎖。


 


《彷徨》裡也有刻劃農村婦女的悲劇形象:開首的一篇〈祝福〉和最尾的一篇〈離婚〉首尾相應,兩篇的主人翁均是封建婚姻制度下受害的農村婦女,雖然〈祝福〉祥林嫂的軟弱怕事與〈離婚〉愛姑的強硬好辯截然不同,然而二人最終都屈服在封建勢力下。


 


以上也可見,對封建制度的抨擊一直都是魯迅的主要題材。除了〈祝福〉中透過描寫祥林嫂的悲劇及周遭人們的冷酷殘忍所表達的強烈控訴,〈長明燈〉一篇也充滿相同的象徵意義:長明燈象徵封建宗法統治,不停叫喊著要吹熄長明燈的瘋子象徵魯迅對時人的警醒,要敢於挑戰封建制度;瘋子最後被關起來了,吹長明燈就像要改變中國人的封建思想一樣,不是一時所能辦到之事;然而瘋子的吶喊卻被小孩們編入歌謠裡了,在篇末一直唱著,就像打破封建的任務,會世世代代的傳下去,直至成功。


 


另外,魯迅以諷刺辛辣著稱,書中的例子俯拾皆是,運用了多種不同的手法達到諷刺的目的。以〈幸福的家庭〉和〈高老夫子〉二文為例:


 


〈幸福的家庭〉寫主角構思一篇題為「幸福的家庭」文章的過程,篇中處處運用對比手法,從而達到諷刺:首先,他在構思文章的過程中不時被妻子買柴討價的聲音和孩子的哭鬧聲打擾,一直從自己眼下現實的不足引出一個完美的幸福的家庭該有的模樣。例如他從白菜堆和不斷往自己床下塞的柴枝中想到幸福的家庭該有一座寬闊的舒適的房子和一間堆積房,又如他從自己的思緒被妻子和孩子打斷,想到幸福的家庭中男女主人該各有私人空間、有安靜的書房,要進入必先敲門,而且不該太早生孩子等等。他構思的幸福家庭與他現實的家庭南轅北轍:構想中的男女主人是自由結婚的,訂下四十多條條約,確保二人間非常平等,十分自由,而他自己的大概是封建婚姻,而且妻子五年前可愛的通紅的嘴唇如今不見了,而竟成了陰淒淒的兩隻眼睛。他構想中的幸福家庭都吃上等的中國菜,但現實中他的家裡窮困得連買柴都要討價,而他則正在構想一篇文章、要賺點稿費。最後他構思中的美滿家庭位於A城,這個完美的A與他眼前由白菜堆構成的A產生強烈對比,象徵著理想和現實間的衝突,實在諷刺。


 


〈高老夫子〉則大量運用白描手法,代入欲諷刺者的角度,通篇無一貶詞而情為畢露,比流於表面的批評更深刻。故事中的主角穿鑿俄國大文豪高爾基的名字,以為他姓高名爾基,以「基礎」二字、自己改名為高爾礎,「爾礎高老夫子」,如此自以為比身邊的朋友高級一點,實是可笑。他根本不通中國歷史,幾千年的歷史只熟悉三國和唐代的野史,卻寫了一篇《論中華國民皆有整理國史之義務》,還跑去教歷史,教得不好卻罵不該辦女學。篇末他還是回到他原屬的低俗生活、和朋友打牌,一整天所受的「鬱悶」,在他快要湊成清一色的時候才稍稍寬了一點,「世風也終究覺得好了起來」。這樣的寫法讓讀者親眼目睹社會上這群人的醜態,諷刺之辛辣令人拍案叫絕。


 


讀畢本書,讓我對魯迅的筆法更了解一些,也看見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不該只是文學家,也應同時身為思想家、改革家,如此才會言之有物。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只有兩部,然已足夠他流芳百世,當中每篇均精彩絕倫。我要向他學習,盼望我能用自己的筆精準的寫下這個時代的美麗和醜陋,不作無病呻吟之文字,而寫值得流傳的作品。


 


【共2051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ki00wong 的頭像
kiki00wong

I Am Who I Am

kiki00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